王弼(226~249)字辅嗣,山阳(今河南焦作东)人。少年聪慧,十余岁时好《老子》,通辩能言。正始中补为台郎,解音律,善投壺。正始十年,以疠疾亡,年仅二十四岁。所著有《周易注》《周易略例》《周易大衍论》《穷微论》《易辨》,以及《老子注》《老子指略》《论语释疑》等书,在易学史、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并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王弼好玄学,长于《老子》《周易》,研究颇深。时吏部尚书何晏亦好玄言,叹王弼之才华,引为上宾,赞叹道:“仲尼称后生可畏,若斯人者,可与言天人之际乎!”王弼认为圣人有情,不能无哀乐以应物,但圣人茂于神明,故能体冲和以通无;圣人之情,应物而无累于物。两汉易学流于象数,王弼则扫除象数,主以玄言,引老庄以解《易》。其解《易》体例另有《周易略例》一书作系统阐发。在《周易》文本上,王弼继郑玄“合《彖》《象》于经”之后[1],改动《古文易》原本次第,《乾卦》首卦爻辞,后附以《彖》《象》之辞,保留了经传相分的原貌,而将《坤卦》以下的《彖》《大象》附于卦辞之下,《小象》分附于六爻爻辞之下,将《文言传》分附于《乾》《坤》两卦之后,而将《系辞》《说卦》《序卦》《杂卦》四传附于上下经之后。
王弼只对《周易》上下经以及附于经文的《彖》《象》《文言》三传作了注释,“弼于注经中已举《系辞》,故不复别注”[2],韩康伯则对王弼未注的《系辞》《说卦》《序卦》《杂卦》四传作了注释。后世合二者为一,成为完整的《周易注》之作。韩康伯名伯,字康伯,殷浩外甥,常与王坦之等人辩论,而主于玄言,史称其“清和有思理,留心文艺”[3]。在易学上,韩康伯坚持王弼易学,不仅引王弼《易注》及《略例》,而且在理论上也有新的阐发。他排斥两汉象数易学,从义理出发,进一步将易学玄学化[4]。清四库馆臣称:“平心而论,阐明义理,使《易》不杂于术数者,弼与康伯深为有功;祖尚虚无,使《易》竟入于老庄者,弼与康伯亦不能无过。瑕瑜不掩,是其定评。”
有敦煌唐写残本、宋刻本、元相台岳氏荆溪家塾刻本、明味经斋刻本、清武殿仿宋刻本、日本活字本、朝鲜活字本、《三经晋注》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、《袖珍十三经注》本、《四部丛刊》本等。今有楼雨烈《王弼集校释》本(中华书局1980),又有田永胜《王弼思想与诠释文本》、尹锡瑉《王弼易学解经体例探源》(巴蜀书社2006)等研究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