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太周易研究会
 

郑玄《周易郑氏注》

[返回上一页]

郑玄(127~200)字康成,北海高密(今属山东)人。师事京兆第五元先、东郡张恭祖、扶风马融等大儒,在外游学十余年,后回乡聚徒讲学,复因党锢之祸,闭门不出。郑玄兼通今古文,遍注群经,所注《周易》《尚书》《毛诗》《仪礼》《礼记》《论语》《孝经》《尚书大传》《中候》《乾象历》,又著《天文七政论》《鲁礼褅袷义》《六艺论》《毛诗谱》《驳许慎五经异义》《答临孝存周礼难》等,凡百余万言,为世称道,号为“郑学”,从而结束今古文对立,形成经学小一统。郑玄易学著作主要有《周易注》《易赞》《易论》《易纬注》等。

郑玄以费氏《古文易》为注,兼采今古文易学,主以爻辰、五行之说,并以扎实的训诂,解说《周易》。自郑玄《周易注》行,而施雠、孟喜、梁丘贺、京房之《易》不行,从而“结束了两汉以来易学各自为派、相互攻击的局面,标志着当时易学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繁荣”,在南北朝时期,也与王弼易学分庭抗礼,流行于河北[1]。

郑玄《周易注》在唐代尚存,而宋初《崇文总目》仅载一卷,所存惟《文言》《序卦》《杂卦》四篇,余皆散佚,至南北宋之间亡佚。自南宋始,学者多有辑佚,计有宋王应麟《周易郑康成注》、清惠栋增补、丁杰后定、张惠言订正、臧庸撰叙录、孙堂重校并补遗,以及袁钧、孔广森、黄奭等辑本,而惠栋《易汉学》、张惠言《周易郑荀义》则对郑玄易学有所阐发。今有林忠军《周易郑氏学阐微》(上海古籍2005年8月),其下编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,对历来辑集的郑玄注文进行了考证与辨析。